0. 特权是特殊的权利、优势或豁免权,只有特定的个人或群体才能获得或享有
1. 显示与众不同,显示优越,显示自己比别人强
2. 仔细问一问,这是何苦。有的人会说,你是愿意喝汤,还是愿意吃肉。 你是愿意跪着吃肉,还是愿意站着吃肉。 你是愿意站着吃肉,还是愿意飘起来吃肉。一个吃怎么吃都是吃,在别人面前吃就是不一样了。
3. 虚荣是为了取得表面上的荣誉和引起外界普遍的关注,而表现出的偏离常态的心理和动作。
4. 哪里有特权。到处都有。
5. 指桑骂槐和选择性批评都是不可取的。要做到一以贯之的逻辑。需要本质上认清自己的诉求和利益所在。
6. 因为屁股的原因选择批判就是一种虚荣,因为爱这个世界而批判我是尊重的。我对爱这个世界的人持怀疑态度。
7. 形式主义和特权有千丝万缕的关系。
8. 权利怎么被关进笼子里。到处都是小权利,可是权利从哪来呢?权利是一种社会力量碰撞产生的边界。
9. 不想改变世界,也不想改变自己,避免被小权利恶心到,就是远离。那就是沉默的大多数了。
因为知识就是力量,就参与了社会力量的碰撞。先知的特权导致了人对知识的追求。 “从知识中找到了快乐, 找到了更高级的生存形态”。人们会在意有特权的人说这种话,认为他们的特权是因为他们的知识。
A: 自己偷着乐不行吗,非要说出来吗?
B: 说出来不行吗?难不成你没有快乐还不能让别人说了吗?
快乐可以来源于很多东西,不快乐也可以来源很多东西,为什么是知识,又为什么不是知识。特引爱因斯坦的一段文字。
“当我还是一个相当早熟的少年的时候,我就已经深切地意识到,大多数人终生无休止地追逐的那些希望和努力都是毫无价值的。而且,我不久就发现了这种追逐的残酷,这在当年较之今天是更加精心地用伪善和漂亮的字句掩饰着的。每个人只是因为有个胃,就注定要参与这种追逐。而且,由于参与这种追逐,他的胃是有可能得到满足的;但是,一个有思想、有感情的人却不能由此而得到满足。”
知识导致的特权,看起来好像和小区物业的特权不太一样。或者是规定哪里人不能坐那种舱位的特权。但知识到底产生了什么特权?为什么物业有权不让你进?为什么有物业?层层递进,为什么制度是这样?是知识才能设计出制度?谁的知识可以设计制度?目的是大多数人的利益,还是少数人的利益,还是某类人的利益?
思想看起来也是这样。有思想,有感情是另一种虚伪的掩饰。
创造一个芯片,和创造一双袜子的确又是不一样的。人的快乐和悲伤,总是只能被自己界定。价值的高低似乎决定了话语的分量。论特权似乎可以等价于论话语权,只不过特权给人感觉是物质上的,而话语权则是从精神层面考虑。
有些人愿意跟随做解释的人。有些人创造不是为了获取特权,而是为了追寻生存的意义。
我似乎在宣泄对 “导师/先知/至高权利的人/话语权大的人/有众多追随者的人” 一种负面感觉。但又觉得安安静静做一个普通人,似乎并不能发现所谓生存的本质。“乱花渐欲迷人眼,浅草才能没马蹄” 白居易这是真的醉心初春的景色?我认为这也是话语权的一种体现,通过诗篇表达豁达,而不是只从“诗言志” 变成了 “诗抒情”。
或者我只是简单的不相信有爱世界的人。